對金屬腐蝕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 按腐蝕的原理分類
1、化學腐蝕 金屬表面與環境介質發生化學作用而引起的腐蝕叫化學腐蝕。它的特點是在化學作用過程中沒有腐蝕電流產生。金屬在干燥的氣體介質中和不導電的液體介質(如酒精、石油)中發生的腐蝕,都屬于化學腐蝕。
2、電化學腐蝕 金屬在導電的液態介質中由于電化學作用而發生的腐蝕叫做電化學腐蝕,在腐蝕進行過程中有腐蝕電流產生。大氣腐蝕、海水腐蝕、土壤腐蝕等都屬于電化學腐蝕。例如碳鋼在電解質中的腐蝕,Fe3C電位較正而Fe電位較負,它們會組成腐蝕微電池,Fe3C為微陰極而析出氫氣,Fe為微陽極被腐蝕成為鐵離子。如由兩種以上電位不同的金屬組合在一起和電解質溶液接觸形成的電池叫做大電池,電位較正的金屬(如銅)為好陰極,電位較負的金屬(如鐵)為陽極而被腐蝕。
需要指出的是,有時很難把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明確地區分開來。例如鐵水蒸氣中一般發生電化學腐蝕,但在高溫時卻轉化為化學腐蝕,而且很難明確區分其溫度界限。
二、按腐蝕破壞形式分類
1、均勻腐蝕 當金屬發生腐蝕時,腐蝕作用均勻地分布在整個金屬表面上。這類腐蝕造成的損失,相對來說其危害性沒有局部腐蝕嚴重。
2、局部腐蝕 當金屬發生腐蝕時,腐蝕作用集中在某一定的區域內,而金屬的其余部分卻幾乎沒有發生腐蝕,這類腐蝕造成的危害均勻腐蝕嚴重。局部腐蝕又可分為:電偶腐蝕、縫隙腐蝕、孔蝕、晶間腐蝕、選擇性腐蝕、磨損腐蝕以及腐蝕疲勞等不同類型。
腐蝕破壞的各種形式。
三、按照具體的腐蝕環境分類
1、大氣腐蝕 金屬在大氣以及任何潮濕氣體中的腐蝕,這是最普遍的腐蝕情況。
2、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 天然水及大部分水溶液對金屬的腐蝕,如酸、堿、鹽水溶液對金屬的腐蝕。
3、海水腐蝕 艦船和海洋設施在海水中發生的腐蝕。
4、土壤腐蝕 埋設在地下的金屬結構的腐蝕,如地下金屬管道及地下電纜的腐蝕。
5、熔鹽腐蝕 金屬與熔融鹽類接觸時發生的腐蝕,例如熱處理的熔鹽對金屬的腐蝕。
6、有機氣氛腐蝕 金屬在某些塑料、橡膠等非金屬材料揮發出的有機氣氛中腐蝕,例如鋅及鎘電鍍層在有機羧酸氣氛中的腐蝕。
7、生物腐蝕 某些細菌、海洋生物以及人體對金屬的腐蝕。
8、其它特殊環境的腐蝕 金屬在高溫純水、宇宙空間等環境下的腐蝕。